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提升教学效果,后勤保障部创新港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持续聚焦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和多方面劳动实践能力主题,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5月12日,中心开展了“日常基础保洁技术”劳动育人课程。新大正物业项目经理安宁从自身10余年物业实践管理经验出发,以细致入微的示范向学生们讲解了各类保洁工具、耗材、技巧,详细讲解地面除尘、玻璃刮洗、吸水机等10余种常用清洁操作,采用“分类-特性-应用”教学法,解析中性、酸性、碱性三类清洁剂的化学成分、作用规范,特别强调了清洁剂的合理选用。

在物业环境部申振伟经理带领下,同学们分3组在8号楼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负一层体育场地开展清洁实践环节。地面清洁组学生完成尘推预处理、阶梯式地面推尘操作;玻璃清洁组学生完成玻璃清洁剂调配、毛头刮刀配合作业;电梯不锈钢养护组同学完成灰尘预处理,涂抹保养油工序。


酷炫雕刻技艺
5月14日,中心在同和苑一楼餐厅推出了一堂“果蔬雕刻”劳育课,将饮食美学与劳动教育巧妙融合,让学生在“雕刻艺术”中感受劳动之美,提升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

食品雕刻是烹饪技术中的一门餐桌艺术。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食品雕刻的历史起源,展示冬瓜盅、松鹤延年,以及可长期保存的面雕刻制品、糖艺雕刻作品等典型案例,并详细讲解了镂空雕刻技法,让同学们直观了解食品雕刻在美化宴席、陪衬菜肴、造型艺术等方面的作用。随后的果蔬雕刻示范环节,让同学们深刻理解食品雕刻的运用,在视觉盛宴中感受到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由南瓜、萝卜雕刻而成的龙舟巧夺天工、活灵活现;刻刀在西瓜上飞舞,行云流水间雕刻出国花牡丹的层层花瓣;普通的萝卜、圣女果、黄瓜摇身一变,成了兔子、小草、蘑菇,引得同学们阵阵掌声,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对雕刻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进入“果蔬雕刻”实践环节,空气中弥漫着果蔬的清香,同学们手持刻刀,专注地在萝卜、圣女果、樱桃萝卜、青柠檬、苹果等果蔬上切雕,从简单的小兔子、小老鼠入手,逐步挑战天鹅、小熊等复杂造型,更有同学发挥创意与想象,完成了螃蟹、十四面体造型。最后,同学们将雕刻成不同的图案和形态的果蔬造型拼放在一起,一盘兼具美味与艺术的“切雕果蔬拼盘”完成了!


耕一方土育一片心
5月15日,中心开展了“蔬心园艺坊”的蔬菜种植主题劳育课程,来自各学院的27余名研究生参加。

理论教学环节,毛浓俊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系统阐释了蔬菜种植的生态价值、社会效益、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特性及科学种植流程,为实践环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后勤物业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来到创新港樱花林蔬菜种植劳动育人基地进行种植。本次实践精选了红人蔊菜、空心菜和南瓜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品种。
中心首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一期蔬菜种植成果,青菜、油麦菜、白菜均已成。为保障教学效果,提高实操效率,现场将同学们分为四个小组并匹配四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接着分发手套、铁锨、耙子等农具,在老师傅示范带领下开展今日劳动实践。

劳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依次完成了以下实践环节:第一步是清理杂草碎石进行土地开荒,第二步是按照标准平畦起垄整理土地,随后施撒有机底肥改良土壤结构。待土地平整后,根据蔬菜特性采用穴播或撒播方式播种,最后进行细土覆盖和科学浇水。师傅们手把手教授农具使用技巧和种植要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农耕智慧。经过两小时的辛勤劳作,四块规整的菜地焕发新生。同学们望着自己亲手开垦的田园,脸上洋溢着喜悦。

探索植物养生新体验
5月21日,中心开战了植物养生之中药艾草锤制作劳育课程。本次课程在传授养生知识的同时,也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药文化的窗口。

活动现场,老师首先讲解了艾草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艾草锤的使用方法和制作技巧。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从挑选艾草、填充药包,到缠绕棉线、装饰手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力求制作出既实用又美观的艾草锤。

在1个多小时的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艾草锤的制作方法,更深入了解了中药养生文化。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这样的课程非常有趣,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中医养生知识,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浓情端午沉浸式绿豆糕制作
5月28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在端午节到来之际,组织朗清苑、惠风苑餐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主题劳育课。

惠风苑的“沉浸式”包粽子、DIY绿豆糕体验课上,同学们系统学习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在食堂厨师的现场指导下,热情投入包粽子、做绿豆糕的劳动实践。从生疏尝试到完成作品,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技艺,更凝结心意。活动最后,大家将亲手制作的粽子、绿豆糕精心打包,分享给同学和亲人。这份源于实践的劳动成果,承载着浓厚的节日祝福,也成为了同学们在实践中体悟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的珍贵印记。



朗清苑课堂内,人居学院20余名学生开启了一场特别的体验。他们首先通过食堂开放日探秘后厨,学习加工管理规范;继而在大厨手把手教学下,解锁包粽子“秘笈”,体验劳动之乐。活动最后,一场务实的座谈会架起沟通桥梁,同学们踊跃发言,管理人员认真听取并回应了同学们的就餐建议。本次活动从“知”食安到“行”劳育,再到“畅”沟通,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食堂安全背后所包含的辛勤,在实践中领略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锻炼了劳动技能。

陕西泡馍,嘹咋咧!
掰撕掐抖,黄豆粒大小的馍块最磨炼耐性;肉汤翻滚,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至整个空间——这不是繁华市井的泡馍馆子,而是创新港食堂劳育课堂上的热闹场景!当陕西泡馍从街头走入课堂,他就不再只是一道沉淀着历史的美食。

6月12日,由创新港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西安交大康桥饮食集团联合举办的陕西泡馍劳育课在同和苑四楼圆满落幕。本次课程邀请中国烹饪大师师永虹主讲。师老师是中国高级烹饪技师,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人堂导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曾荣获“西安青年技术能手和陕西省烹饪小状元”,“中国烹饪协会首届清真大赛金牌奖”,“第五届中国烹饪大赛银牌奖”,“中国西部餐饮博览会特别金奖”,“迎奥运中国名菜展示金奖”。本次劳育课不仅让同学们在烟火气里感受美食的匠心传承与智慧,更是在挥铲掂勺实践中深刻体悟劳动不易。


创新港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始终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基于物业、能源和食堂管理,环境卫生打扫,能源运行保障,传统节日等场景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锻炼同学们的劳动技能,提升同学们的劳动素养,培养同学们的劳动情怀,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中心将持续推出更丰富的劳动育人系列课程,引导同学们体会劳动之美,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