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做好学生劳动教育相关工作,3月18日上午,后勤保障部创新港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组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了一堂“植树节专题劳育课——植物拓染帆布包制作”,29名硕博研究生参加课程。
植物拓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植物拓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0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在唐朝时期,植物拓染技术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一种高度发达的艺术形式。在国家对传统手艺保护政策之下,植物染色技艺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伊始,劳动教育指导老师带领大家修剪了各式、足量的植物并用明矾进行浸泡以方便后期固色,打扫了院士林亭子周围卫生,详细讲解了植物拓染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及操作要领。随后,同学们有序领取工具和帆布袋,开始了他们的创作之旅。

在实践环节中,同学们依据个人喜好挑选植物,擦干表面水分后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并用胶带固定好,然后开始用橡胶锤均匀敲打,一下、两下、三下……
授课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同学们亲近大自然,一边劳作一边交流学习和生活,通过劳动了解了拓染工艺,每个人都制作出独一无二又环保可爱的实用小兜,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树立了环保理念,一起留下对2025年春天美好的记忆。



来自材料学院的谢同学兴奋地表示:"很喜欢这一类课程,希望能多开一些,经常抢不到。参加学校的劳育课程——创新港落叶拓染帆布包制作,我深感收获颇丰。在后勤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将自然中的叶子和花朵拓染到帆布袋上,这不仅需要耐心与细致,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感。这一过程让我明白,美源于自然,而劳动则是创造美的桥梁。通过双手的付出,我不仅收获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帆布袋,更领悟到生活中的美需要用心去创造与发现。这次经历激励我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实践,用劳动为生活增添色彩。同时,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创作,互帮互助,也让我感受到大家的温暖。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来自机械学院赵同学说:“参加劳动育人课程的手工拓染活动,我深感获益匪浅。将叶子花朵拓染到帆布袋上,不仅需要耐心与细致,更让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这一过程让我明白,美源于自然,而劳动则是创造美的桥梁。通过双手的付出,我不仅收获了独特的帆布袋,更领悟到生活之美需用心创造与发现。这次经历激励我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实践,用劳动为生活增添色彩。”


通过此次劳育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完美融合。后续,后勤保障部将继续深入挖掘,创新实践,更多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劳动教育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实现全面发展。
文字:贾雨蝶、张宇